新闻中心

【人民日报社】:【人民日报在高校】有人民日报的地方就有故事
时间:2018-06-06 14:33
     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,每天都有送报员把《人民日报》送来,摆放在学生处的办公桌上供大家取用。现在,读报已成为珠江学院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学生与《人民日报》之间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,从未间断。
         微信图片_20180606143716_副本.jpg
《人民日报》喊你来看报
在校园里,时常能见到读报小组的学生们三五成群围坐一圈,或低头专注看报,或相互传阅,或轻声交谈,有时还要来一场头脑风暴。
退伍入学的刘冠彬在部队里养成了读《人民日报》的习惯,回到校园后,他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。刘冠彬说,很多同学对《人民日报》的印象都局限于“党报”,其实不然。他认为,《人民日报》的很多栏目能很好地将知识性、可读性、趣味性融于一体,既能丰富学习生活,又能给人以启迪。
     微信图片_20180606143726_副本.jpg
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,《人民日报》就如教科书般渗透到同学们的课堂学习中。张乐人老师时常以《人民日报》新闻稿件为教学素材,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,他以“羊城寻名医”系列舆论监督报道为例,告诉同学们如何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。新闻传播1501班的黄易沾表示,张老师的课将知识点和实践融为一体,使理论变得通俗易懂,学习变得更加轻松。
《人民日报》阅读有传承
在恩平市一个名叫西边凹的小村子里,每日早晨总有一位老人带着《人民日报》走进茶楼,娴熟地点上几份茶点后就打开报纸仔细阅读起来。待他把报纸看完,就回到村中的大榕树下,边拍手边向过往的村民吆喝:“读报咯!读报咯!”没一会儿,榕树下就聚集了许多闻声而至的村民。大家都亲切地称老人为“雁伯”,当时村子里的有线电视尚未普及,听雁伯读新闻是村民们了解国家大事的主要途径。
雁伯是人文学院何晓岚同学的爷爷。当时年仅10岁的她,字还没认全就被爷爷“逼”着读《人民日报》。何晓岚想出各种借口推脱爷爷的要求,但都被一一驳回,只能乖乖就范。这样一读就是六年,她从每天向小伙伴炫耀看了多少动画片,变成炫耀从报纸上认识了多少字。“我当时是我们班认字最多的人,这都得益于每天看《人民日报》。”何晓岚在参加的“《人民日报》与我的故事”征文活动中这样写道。
     微信图片_20180606143746_副本.jpg
此次征文活动是人文学院向学生荐读《人民日报》的重要举措。活动中发现还有许多像何晓岚这样的同学,有看了《人民日报》关于山区孩子读书难的报道重新拾起课本的厌学女孩,也有坚持给视力不好的爷爷每天读报的可爱少女。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,老一辈阅读《人民日报》的习惯在新时代得到了很好的延续。
《人民日报》为我打call
“有人说,要把自己活成一株向日葵,永远追逐着太阳……”清晨,一名身穿军装的国旗护卫队女队员手持《人民日报》,声情并茂地在国旗下演讲着。无论刮风下雨、严寒酷暑,这样的情景周周上演。
珠江学院国旗护卫队,是一支由学校党委直接领导的、编入广州从化武装部的预备役部队。国旗护卫队队长谢晓鹏表示,面对高强度的训练,阅读《人民日报》是他们独特的解压方式。每天晨练前,队员们还都会打开《人民日报》微信公众号收听“新闻早班车”语音版,了解国家时政,这已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。队员洪宇瀚说,《人民日报》微信公众号的“夜读”栏目是他睡前必看的,其中一些文章能帮助他调整心态,对日常训练起到重要作用。
     微信图片_20180606143754_副本.jpg
两年多来,国旗护卫队培养出七位正式党员和十二位预备党员,是《人民日报》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“精神食粮”。已光荣入党的队员何绍伟说:“要做一名合格党员,读《人民日报》是必不可少的。”这也是其他党员同学的心声。
文:梁婷婷 梁琪琪 陈秋怡 叶曼至
图:卢国涛
学院地址: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   邮编:510900
办公室地址: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21栋121室
招生电话:020-87991131
监管电话:020-87990711
版权所有:
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
粤ICP备11088286号

020-87991131

在线咨询

在线报名